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56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以第一类排名为例,月度倒排第1至第3名分别扣减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月度排名第1至第3名分别奖励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在3日12时达到175微克/立方米。
截至3月3日12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有12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超过15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重度污染标准),其中石家庄市超过25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严重污染标准)。这位负责人表示,除了气候因素外,污染物排放量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多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99个城市达标,仅占29.3%。根据反馈信息,各地应急响应措施基本都得到落实,有效减缓了重污染的发生发展、降低了浓度峰值。针对本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已经提前向2+26城市发送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函,督促各地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同时要求派驻2+26城市的强化督查和巡查工作组重点督察各地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此外,从北京、石家庄和保定的元宵夜PM2.5站点浓度分布可以看出,周边郊县最先出现重度污染,随后向主城区扩展,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现象,与烟花爆竹燃放强度吻合度高,表明虽然城区烟花禁限放措施效果较显著,但城区空气质量仍受到郊县等周边地区烟花燃放的影响。2月27日前后,京津冀区域也曾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以两微一网(微信、微博、官网)为主阵地,建设全省环保新媒体矩阵,加强环保舆情引导和环境违法行为舆论监督。落实国家土壤污染调查、监测、风险评估和修复制度。进一步发挥环保法及配套办法的作用,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加大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开展《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编制《全省智能环保发展规划》。26.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实施监管。
发布并实施《湖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2017-2030年)》。以通顺河、天门河、四湖总干渠等跨区域污染比较严重的河流为重点,积极推进跨界河流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双边协调机制与应急处理能力建设。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加强对生态省建设的工作督办、考核。
2018年底前具备改造条件的单机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燃煤小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分两批对10个市(州)开展省级环保督察,重点督察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生态强省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等情况。完成省级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严格环境准入,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以及新建重化工和造纸行业项目。
19.全面实施环境监管执法行动。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全面加强厅系统信息化项目建设与网络安全。加大执法监管信息公开力度。
落实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扎实推进系列绿色创建。(七)提高环保队伍履职能力和水平2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进口废物监管,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开通服务事项网上咨询、查询与投诉建议功能并保障正常运行。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取得积极进展。
加快推进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全面采集掌握环境基础数据,完善环境科技基本能力支撑体系,搭建环保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完成与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信息监管平台运行对接。
全面落实脱贫攻坚精准化要求。积极推进绿色保险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配合住建部门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期评估。
严格治理沿江化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污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建设、配套不完善、运行不正常以及利用暗管偷排、渗井、渗坑等方式排放污水的化工企业,依法责令停产,对经限期治理仍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化工企业报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停。地级及以上城市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清单化管理,做到一点一策,落实协同联动机制和巡查督办机制,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以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实施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完善环保督政体系为支点,持续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强省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作出环保贡献。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为重点,推动严格执行党的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纪律,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全面排查核与辐射安全隐患。(二)打牢污染防治攻坚基础5.摸清生态环境保护底数。
加强基层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环保领导干部综合业务水平及履职能力。建立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绿色通道。
推进省环境监控中心信息化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细化年度工作目标、路线图和重点任务。武汉、黄石、襄阳、宜昌、荆州、荆门、鄂州等重点城市推动实施大气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推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石化等重点行业实施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落实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从主导产业培育、扶贫脱贫、村容村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驻村定点扶贫工作。
健全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等装备能力建设。
27.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切实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
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深度应用阳光信访信息系统。
发表评论